鞍鋼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竇力威指出,由于高爐大型化是節能減排的首選和必選,優質焦煤可能成為下一個限制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資源瓶頸。
鞍鋼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竇力威在12月18日-19日舉行的201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上指出,由于鋼鐵業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高爐大型化是節能減排的首選和必選,優質焦煤可能成為繼鐵礦石后下一個限制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資源瓶頸。
竇力威告訴記者,無論是由于碳排放約束機制的運行要求還是企業出自自身降低成本節約能耗的需要,發達國家都把冶金工業降低能耗與碳排放的重點放在了鐵前系統(高爐煉鐵、燒結、球團、煉焦),因為大型高爐節能減排的明顯效果使得高爐大型化和與之配套的焦爐大型化成為最重要的一環。
在越來越嚴格的碳約束機制下,中國小于2000立方米的高爐近4億噸的產能將面臨改造升級,這將對優質焦炭提出更大的需求。因為大容積率高爐需要轉鼓指數相對較高的焦炭,即焦炭的強度和耐磨性要高,這就必須依賴高質量的焦煤,并將焦煤、肥氣煤、肥煤、瘦煤等進行配比,才能得到真正的轉鼓指數最大值,進而獲得真正的高質量焦炭。
而優質主焦煤和肥煤是全球也是中國的稀缺資源,近年來,煤炭生產大國的中國進口煤炭的數量也逐漸增加。去年,中國焦煤進口量增長402%,達到了3440萬噸,成為凈進口國。在中國進口焦煤來源中,澳大利亞是最主要的供應國。
竇力威指出,目前,澳大利亞的焦煤質量普遍優于國內焦煤,而在全球焦煤市場的壟斷趨勢也相當明顯!2008年五大煉焦煤供貨商BHPB、Teck、Anglo、Xstrata和RioTinto已經占據了市場份額的55%,壟斷趨勢不亞于鐵礦石!
因此,竇力威建議鋼鐵企業跨區域重組也應該關注上游的煤炭資源,并加快開發山西優質焦煤的速度并加快對技術創新的投入與關注。此外,走出去的鋼鐵企業也應該聯手,多使用資本運作的方式,建設中國自己的三井、三凌物產公司,建立現代資源供應方式。